野钓的最佳方法和技巧(三个上鱼率高的野钓实战经验)

野钓的难度大,野钓不同于在收费坑塘里钓鱼,收费坑塘里的鱼本身就是用人工饲料精心喂养的,偏爱人工饲料的味型,对于其他味型的饵料没有多大的兴趣和食欲。野钓却不同,野钓对钓技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天然的大水域或鱼儿密度较为稀少的自然钓场,野钓的特殊性和挑战性尤其明显,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钓鱼人才会对野钓偏爱和着迷。我便是万千野钓迷的一员,在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点实用的野钓钓技,现分享给钓友们参考。

钓技是垂钓过程中钓位、饵料、打窝、线组、调漂、看漂、扬竿等综合技术的总和。

01.钓位的选择

野钓的钓位应根据季节以及实际的客观条件来选择,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在水深2米左右向阳背风有水草的回湾、河道交叉口以及进出水口的回水缓流处、大树桩、桥洞下等钓点。如果在这些钓点能找到无淤泥的硬底或者沟坎的底质就绝妙之极了。因为野生的鱼儿喜欢水质清洁的硬底或沟坎之处,这些是鱼儿嬉戏、觅食时最常光顾和逗留的地方,俗称“鱼道”“鱼窝”。选这种地方做窝施钓,往往能连连中鱼,而且鱼儿在不被惊扰的情况下窝点经久不衰。

图片[1]-野钓的最佳方法和技巧(三个上鱼率高的野钓实战经验)-超人网

02.钓具的搭配

野钓在钓具的选用上要根据水域、地形以及地势等实际的情况来选配,可以长杆短线传统钓,也可以选择短竿台钓。

  • 长杆短线
  • 野钓的水域情况大都比较复杂,浮萍、枯枝、杂草、乱石、芦苇丛生等障碍物较多,可是这些地方偏偏就是鱼儿藏身聚集的窝点,往往还是大鱼的栖身之所。在这种水情复杂的钓点就不适合抛竿垂钓的方法,因为受风力、障碍物以及抛竿技巧等因素的影响,总是会出现抛竿偏差或挂钩障碍物等情况,挂钩断线的情况很让人头疼,因此应选用长杆短线传统钓法就能大大的改观这些难题,哪怕钓点水草密布,但只要有草缝就可以下钩探钓,草缝往往会有鱼群聚集,钓获会接连不断,如果鱼儿上钩,直接把鱼儿提出草缝,尽量的避免鱼儿挣扎时击打水面而造成水下鱼儿的惊扰。

    草缝钓鱼渔获多,但唯一的缺点是草缝钓中大鱼很难出水,断线是常事。

  • 短竿台钓
  • 选用短竿台钓的话要使用细线小钩,因为野钓我们主要是以鲫鱼为主,大鱼相对来说比较稀少和难以上钩,所以小钩细线就尤显野钓优势。把钓点选在靠近水草旁的亮水处或者进出水口缓流处,首先要打窝诱鱼或者不打窝但是要频繁的提竿用面饵提出雾化的窝点,这样的窝点会迅速的诱鱼入窝,刺激鱼儿兴奋觅食。

    图片[2]-野钓的最佳方法和技巧(三个上鱼率高的野钓实战经验)-超人网

    03.钓技的运用

    野钓,一定要掌握“灵”、“准”、“轻”这三个技巧。

  • “准“。钓饵下钩要精准,不管是草缝传统钓还是抛竿台钓,都要讲究钓饵下钩精准,即要使鱼钩准确的落入钓点,不能左一下右一下的不准确,下钩准确了才能把鱼最大限度的聚在一个窝点,这样才能提高鱼儿的咬钩率和中鱼率。
  • “灵“。调漂要灵敏,比如钓底,不管是传统钓法还是台钓法的情况下都是钓饵轻触底的状态,这就要求小漂、细线、小铅锤和小钩的合理搭配,切忌大漂或大钩的搭配,只有在钓饵轻触底的调”灵“状态下,鱼儿吸饵浮漂会有明显的下顿或者上顶反应,但凡鱼儿吸饵触钩都会把细小的讯息快速的反映在浮漂上,使得钓者作出第一时间的扬竿判断,避免扬竿过早或过晚而耽误时机。
  • ”轻“。野生的鱼儿警惕性特别的高,钓者脚步过重或者说话声大就会惊扰到鱼儿四散逃去,鱼儿再次入窝觅食不是不可能,而是需要时间,这就造成了时间上的耗费。所以,野钓时的动作一定要轻,动作幅度要小,抛竿要轻,钓组入水要轻,尽量不要走动和说话,钓浅水的鱼更是怕被惊扰,有很多钓友钓鱼时不注重轻手轻脚,造成鱼儿受惊不敢入窝,而在窝点附近活动,这就是窝点附近有鱼星但是鱼儿就是不咬钩的重要原因。
  • 图片[3]-野钓的最佳方法和技巧(三个上鱼率高的野钓实战经验)-超人网

    ★结束语

    野钓水域鱼稀鱼杂,要想取得理想的垂钓效果就必须在钓技上下工夫,影响获鱼的因素很多,复杂多变,只要您结合综上所述野钓的三个基本要点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以及综合运用,实际上就把握了野钓的主动权,从而提高野钓的上鱼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发现有用,点个赞吧!
    点赞5